本报讯煦暖的冬阳下,秋千上荡出美丽弧线的孩子,康复器上熟练转动的老人,乒乓球台前步伐矫健的青年……这是记者近日在建国门立交桥西北侧的健身乐园里看到的一幅健身、休闲图景。
据悉,入冬以来,座落在市内大街小巷、公园绿地、社区楼群间的健身路径,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乐园。
建国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秀春告诉记者,建国门健身乐园现在每天接纳千余入园锻炼的市民,每逢节假日,还有点“人满为患”呢。
据介绍,北京市第一条健身路径铺设于1998年,目前已有130余套健身路径铺进机关大院、社区及公园。这种健身路径没有统一模式,只是因地制宜将一批简单的健身器械组合在一起,一般配有平衡木、摸高横梁、单双杠、滑梯、秋千、跷跷板、康复机、太空漫步机、梅花桩等十几种健身器材。
健身路径何以受宠于首都市民,北京市体委群体处李炳熙副处长认为,是由于它与城市规划和美化相结合,与老百姓的实际需求相结合,真正办在了老百姓的心坎上,为生活在日益狭窄空间中的城市人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健身、活动和休闲的处所。据李炳熙副处长介绍,为搞好北京市群众体育设施建设,为群众提供就近就便的健身场所,近两年,市体委本着吸引社会资金办公益事业的原则,以体育彩票公益金做引导资金,在各区县财政部门和街道的资助下,已完成80多处包括健身路径在内的健身场地,设施总面积达11.5万平方米,投入经费3000多万元。这些健身场地遍布市区60多个街道及10多个公园,现已成为市民健身休闲的主要场地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。近来,市体委又向市民郑重承诺,2000年要为市民建成不少于10万平方米的健身场地。相信,在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协作下,市民们的休闲健身空间会不断延伸,更多、更美的健身图景将不断亮相都市街头。